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新闻聚焦>>文章内容
教师成长系列:探索科学游戏,对话儿童成长--记安家中心幼儿园科探区专题教研活动
录入者:宣好   来源:原创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5-14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为探寻科学区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提高教师制作和投放科学区材料的能力,以科学核心经验为指导思考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引发教师在实践中对于科学区材料投放有更多的思考。2024年5月13日下午安家中心幼儿园以交流为基点,以案例为切入点,开展了“探索科学游戏,对话儿童成长”专题教研活动。本次会议由仲汝君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环节一:思考.发现问题

  活动开始老师们说出了平时在观察幼儿进行科探区游戏时发现的问题,也抛出了自身在创设科探区时遇到的困难。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发现,目前科学区的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共性问题:环境规划忽略了儿童的参与,忽略了材料的结构,忽略了幼儿的表征。科学区的形式化,只是满足了班级区域数量,并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也无法继续深入探究,在回顾与反思中,我们发现有效的环境创设以及适宜的材料投放是推动幼儿游戏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环节二:共知.梳理经验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区域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首先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其对领域核心经验的发展需求。知是行之始,仲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幼儿园领域关键经验与教育建议》,明晰各年龄段儿童科学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引导集体思考。运用核心经验的比对,分析科学区材料,帮助教师清晰认识到材料的核心经验指向。

  环节三:碰撞.关注材料

  适宜、丰富的材料能激发幼儿操作探究的兴趣,是幼儿游戏游戏的基础。于是在解读关键经验的基础上,仲老师就如何投放材料更有利于吸引幼儿探究兴趣引发与会老师的思考。老师提出要关注材料的引导性、探索性、趣味和可操作性、目的性以及层次性。通过梳理教师日常投放材料的几种做法,明确老师们对材料进行删选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材料,不考虑材料的科学核心经验指向,否则材料的关联性、逻辑性就会欠缺。

  环节四:聚焦.寻求策略

  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作为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要给予幼儿有效的指导策略:(1)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让其充分探索;(2)应尽量让幼儿进行大胆猜测,深度猜想;(3)应尽量让幼儿在思考后独立完成实验;(4)应在活动中让幼儿养成“记录”的习惯;(5)应在活动后期让幼儿进行充分交流,分享。通过探讨,老师对游戏中的指导策略有了更深度的了解。

  环节五:练兵.实践探索

  在有理论进行支撑后,老师们以案例“蚕宝宝”为载体,结合各年龄段科学领域的目标,认真思考科学区的环境、材料,对于游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问题作出初步解读规划。探索与儿童保持共同思考的方法,体会儿童视角的意义。

  环节六:提升.助力成长

  活动的最后,张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引领提升,她指出创设科学区要思考在前,把握关键经验;材料投放,要关注层次性,要有梯度;教师要善于打破局限,内外联通,实现区域的联动。

  本次活动,通过交流讨论和案例呈现的方式,沟通联结了我园老师之间关于科探区的想法和思考,帮助老师们拓展了科学区材料投放和实施的新思路,充分发挥了我园教研的作用,助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科探之旅,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文:宣好  审核:殷丽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新北区安家中心幼儿园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新西路37号 苏ICP备10201501号